昨天,国家税务总局连发两条推文,"大肆"宣传"首轮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完成!
我们知道一些卖家看到这个信息心都在滴血了,不过还是"忍痛"看看是怎么回事儿吧!不然自己公司暴雷了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儿~
01
境内外平台企业7月份
大部分已报送了基本信息
首先,两条推文讲的核心内容都是"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顺利实施":
国家税务总局公众号:
相关平台企业在今年7月已经按照《规定》要求,报送了包括平台域名、业务类型、相关运营主体名称等在内的基本信息。
有些人可能要在心里犯嘀咕了:咦,不是说10月份开始报数据吗?怎么7月份就开始报了?难道政策提前了?
其实,政策没有提前,《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说的是10月份平台就开始报平台内卖家的数据了,但是7月份平台要把自己的信息给报上去。
相信很多财务都还记得,政策出来没几天,自己就在电子税务局看到了“互联网平台企业基本信息报告及变更”的入口:
为什么入口这么快就放出来了?因为平台本来就是在7月份要报送信息的!
本次国家税务局的推文还讲到:“《规定》公布后,税务总局同步制发了相关配套操作公告,开展多轮次平台企业摸底,形成应报送平台企业名单。”
这次政策响应速度非常快!怪不得政策出来才几天,也就是7月初,就有卖家收到了税务局的电话,要求他们在电子税务局报平台的信息(因国内公司期限有域名)。
而且,不仅是打电话“催”、“摸底”,税务局还搞了“一对一辅导”,你平台就别说你不会报了!
国家税务总局公众号:
“各地税务机关“点对点”做好宣传辅导,对“报什么”“怎么报”等内容进行详细解读,提供安全、保密、可靠、便捷的信息报送渠道,健全涉税信息数据管理制度,切实保障涉税数据安全。”
当然,总有一些平台还没有报的,国家税务总局这次也说了“对于个别尚未报送基本信息的平台企业,税务部门将开展宣传辅导和约谈提醒。”
个别没报的,各地税务机关还要继续约谈!可见,这次国家税务局是高度重视,层层下放,要求各地税务局一定要实施到位。
当然,跨境卖家们最关心的还是,境外电商平台报信息没?
遗憾的是,这次国家税务总局的推文中,并没有公开已经上报信息的平台名字(估计也不会公开)。
但是!推文里专门写到“《规定》在实施过程中,对境内外平台企业一视同仁,努力使每个经营主体都能在公平的赛道上竞争,确保《规定》在全国范围得到统一、公正地执行。”
这啥意思明白人都看懂了吧,境外平台企业这次想逃过一劫?不可能的!要跟境内平台一样一视同仁!
首先,Temu、Tiktok这种中字头的境外平台,肯定是首当其冲要报的,他们也是最有压力要报的(不然国内的业务还要不要做了?),不清楚现在搞定美国安全部门没有,但是估计不会等太久。(说不定有些平台已经报了信息了)
而纯海外平台,比如老大哥亚马逊,根据这次政策精神,就是要“一视同仁”,不能放过。
只是中国相关部门和美国亚马逊总部、美国亚马逊总部和美国安全部门谈到什么程度了,我们尚不知晓,但是这次政策要求的是亚马逊报中国卖家的名字和收入信息,未涉及到美国公民数据,相信不会用时这么久。
02
督促平台报送数据
最重要是“反内卷”
这次国家税务总局的其中一条推文标题是“反“内卷”!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顺利实施”。而推文正文里也写道:
国家税务总局公众号:
据国家税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介绍,作为遏制刷单炒信等“内卷式”无序竞争、破解地方违规利用平台招商引资问题、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举措,《规定》公布后,税务总局同步制发了相关配套操作公告,开展多轮次平台企业摸底,形成应报送平台企业名单。
也就是说,这次突然要求互联网平台报送数据,最重要的是遏制刷单、抑制低价等无序竞争、反内卷。
以前,很多电商企业(不管是国内电商还是跨境电商),都存在大量刷单的做法,特别是服装等品类,刷单可以占到50%以上。
而这些卖家反正也没合规交税,所以也就无所谓、肆意妄为。
但这种行为其实给了很多守法卖家及消费者带去了很大的伤害。刷单的卖家心思都放在了刷单上了,提供的产品存在货不对板、性价比其实不高等种种问题,反而不刷单的卖家一心做产品,销售额却被刷单的卖家挤压。
而现在,平台要报卖家的数据了,意味着税局将掌握着卖家的全部销售额(真实订单+刷单),如果里面有刷单的,卖家要能提供全部证据链、要能解释,才有可能不被认定为收入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关键是,总局的精神就是“遏制刷单”,所以,如果刷单量太大,税务机关会不会给卖家全部剔除?估计悬!很有可能各地会内部划一个比例,超过一定刷单比例,无论提供啥证据链,都不给剔除。
这里要注意了,做亚马逊、TK这种境外电商平台的,一样有刷单的问题!一样存在被遏制、不能从收入剔除的风险!
做生意最重要的是看懂政策、跟着政策走,本次国家税务总局的公众号推文中隐含着大量信息,都在指向未来政策导向,指向哪儿,未来查税的点大概率就在哪儿,卖家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提前预防。
03
地方核定征收等政策
将进一步收紧
前面提到的本次国家税务局公众号推文除了写到这次互联网平台报送信息是为了“遏制刷单、反内卷”,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破解地方违规利用平台招商引资问题、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图源:国家税务总局公众号
大家也知道,这些年国务院、国家税务总局纷纷出台了关于静止地方通过“税收优惠”来违规招商引资的行为,各地税务局也陆续收紧了核定征收、税收返还的政策。
但是,特别是核定征收政策,还在一些地方悄然上演。否则1039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为什么在有的地方还是可以做?如果没有当地的“核定征收”配套政策,报1039有什么意义?
但是现在,国家税务总局在官方公众号明明白白说了,这次要求平台报送数据,就是要破解地方违规利用平台招商引资问题,要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讲得这么明白了,卖家如果还走1039这种地方违规的政策,那不是自己往枪口上撞吗?
有的卖家(包括服务商)肯定要说了,1039怎么是地方违规的政策呢?明明是国家推行的对于无票报关的好政策!
对,1039是海关总署推出的报关的政策。但是,1039得配套当地税务局的核定征收政策!
而国家税务总局早就说了,核定征收是针对“无建账能力、账簿不全”的小企业的政策,而很多1039是市场采购区根本不管企业是不是真的无建账能力,就给所有在当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套上“核定征收”的帽子,何况这些企业根本无人、无店面,根本就是个空壳企业!
你说,当地的这种核定征收政策,不就是国家税务总局明确讲到要打压的“地方违规利用平台招商引资”吗?
所以,1039这样的政策,在以前行不通、在未来只会更加行不通,跨境卖家们切勿自己往“火坑”里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