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37家个独企业虚开发票一夜被查
上个月,浙江省湖州市税务局通报了一批个人独资企业因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被税务局稽查案件,相关企业共计37家。
(被查企业较多,仅列举部分)
经查发现,这些企业都有一个共性问题:在2017年~2021年期间,各家企业在不同时间段,为他人(其实就是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增值税普通发票(税局想要查你是不是相符的其实很容易)。其中虚开最多的涉及272份增值税普通发票,票面额最高的累计1989.30万元。
最后,湖州市税务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对这些企业均处以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
▌弘智程咨询解读
近年来,因地方政府对经营所得个税实行核定征收,个税返还等优惠政策而享受到减税降负红利的企业也不在少数。
但我们了解到,不少园区说的是利用当地政策进行所谓的税收筹划,实则行偷税漏税之举。不过总有企业心存侥幸,上面那些企业也是。
那么,企业为什么要通过个独企业/合伙企业来偷逃税呢?这还得从企业的税收成本说起。
02 个独/合伙企业如何偷逃税
第一,“规避”企业股东的20%分红个税;
第二,企业帮助高管少交个税;
第三,企业支出无发票,在企业所得税前无法扣除成本,有些老板也会找到这种园区,税收洼地进行处理。
可以看到有两条都是想要“规避”个人所得税。其实,老板要合规地从公账拿钱,有多种方式,程程刚好出了个“老板从公账拿钱的4种方式”合集,有兴趣可以追一下哦。
03 多地取消核定征收
贵州税务局:对核定征收全面收紧,不准擅自扩大核定征收范围;不准未经调查、未按规定流程随意核定、调整纳税人定额。
杭州税务局:对超定额和超开票额的纳税人由核定征收改为查账征收!
6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2〕20号)》,其中明确规定:
逐步取消对各类区域的财政收入全留或增量返还政策,确需支持的通过规范的转移支付安排;逐步清理不当干预市场和与税费收入相挂钩的补贴或返还政策。
这和国家审计署2022年12月份发布的《国务院关于202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中提到的精神相符:
对个人所得税征管不严问题。税务机关已追缴税款及滞纳金37.72亿元,立案稽查13户企业,追责问责2人。对以财政扶持等名义向高收入人员违规返税问题,有关地方发文取消财政扶持政策与纳税直接挂钩。
由此可见:国家正在查补漏洞,逐步规范地方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因为,有些地方核定征收政策被过渡滥用,对于那些合规取得发票、查账征收的企业,是非常不公平的。
▌写在最后
金税系统下,以数治税、全电发票时代,企业的所有风险交易都被大数据记录,有迹可循。而虚开发票不同于一般的偷逃税,情节严重的已经不只是行政处罚,还会面临刑事责任。(特别是五年内两次受过逃税罪刑事处罚,或者五年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两次处罚的,补交了税款也没用)
我们弘智程一直秉承的观点就是:国内目前的税收优惠政策非常多非常好,我们要充分利用它、享受它,正常合理地少交税、不多交税,而不是过渡滥用政策,以及去用国家已经在严查和收紧的“核定征收”来简单解决。和大家共勉!
最后,其实个人所得税是中国未来征税的重头戏,当然,查税也是重头戏,大家千万谨慎,小心驶得万年船。废话不多说,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