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写过,全托管模式下,由于平台直接打RMB到卖家公账或法人卡,卖家也是在国内直接交货给Temu/SHEIN等平台,卖家既无报关环节,也未收外汇,所以没办法确认外销收入,只能视同内销交增值税(有兴趣可点击:跨境电商「全托管模式」引发的财税血案!全托管的合规风险及建议请收下~)
这几天就总有人在群里问:那半托管呢?有没有「视同内销」的风险?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是“还愿篇”,专门来解答朋友们对此的疑问~~
全托管和半托管有何不同?
半托管模式其实主要是面向在海外仓有货、有本土履约能力的卖家。
在全托管模式下,卖家需要遵循选品、寄样、审版、图审等流程,虽然省去了上架的功夫,但上架审核周期相对较长,自主性也较低; 而在半托管模式下,卖家可以开店,然后直接将海外仓的商品上架至美国、欧洲等站点进行销售,而Temu将负责完善商品详情,协助比价等。
全托管卖家只需将货物发至国内仓,后续的干线物流、末端配送等将由Temu负责; 而半托管模式,卖家需要自行导入平台订单,并直接发货给消费者,同时负责退货等逆向物流。
那么,在这种模式下,半托管究竟会不会存在「视同内销」的风险呢?
全托管要视同内销,
据我们的了解,就目前的平台政策来说,半托管和全托管一样,也是要分是境内主体还是境外主体。
如果是境内主体入驻的,还是只能回RMB,所以依然会存在「视同内销」 的风险。
看下面的图就非常清晰了:
注:以上为作者根据目前平台政策整理自制,平台政策可能会变动,请以最新的为准
1、可以看到,只要是境内主体入驻,不管是全托管还是半托管,都是回RMB,看卖家收到回款的银行水单就知道了:
虽然半托管是境外交货,从货物流角度规避了境内增值税的风险,但从资金的角度看,还是存在视同内销的风险。
2、而若采用HK主体入驻,在半托管模式下,境外交货、回美金,这就和我们一般接触到的货物和资金路径很像了,合规路径已经很清晰了。
在全托管模式下,虽然是“境内交货”,但在目前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下,对于“境外企业境内交货”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义务这一块暂时是比较模糊的。
因此,至少目前看来,用HK主体入驻全托管平台,是更好的方式。
综上,不管是全托还是半托,只要是境内主体入驻的,就有被认定视同内销交增值税的风险。要么老老实实按1%或者13%交增值税,要么就用HK主体入驻吧。
关于更多的建议,可以去看我们之前的文章:跨境电商「全托管模式」引发的财税血案!全托管的合规风险及建议请收下~)
总之,卖家在做一个新的平台之前,我们的建议是尽量还是考虑一下税务的问题,毕竟老生常谈的金税四期确实也厉害,如果万一不幸就刚好查到你,前面赚的钱都要吐出来不说,可能还得承担额外的罚款。
最后,各位跨境电商老板们,如有遇到财税合规方面的问题(如股权架构、业务流程、账务、报关退税、资金回流、免税备案、税务安排等),您可以扫下方二维码,联系我们,我们为您提供最稳健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