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平台报送数据+买单出口政策的事儿,我们天天都在接跨境电商卖家的咨询.
但是,我们发现,非常多跨境卖家会告诉我们:"我们100%报关退税的,我们已经非常合规了",或者"我们已经搭建了一套退税+服务公司的架构了,和你们说的一样,我们已经很合规了,没啥问题"。
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我们就来告诉你,99%这样的卖家其实都不合规,仅仅是表面看起来合规而已,实则暴露了更多风险。
一、100%报关退税,依然隐藏这巨大风险。
有一些精品卖家,产品全部能拿到发票,因此早在几年前便设立了出口公司走出口退税,也走得非常顺。
平台报送数据的规定出来后,他们会来咨询我们关于店铺公司合规的问题。
但是当我们说,其实店铺公司问题仅仅是一个点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公司整体合规问题,他们会说“我们100%报关退税的,有啥问题,我们已经非常合规了呀”。
但是,我们举个例子:
假设一个跨境电商卖家年营收2个亿,采购成本5000万,剔除国际物流费、广告费、人工费等费用后,公司整体盈利2000万。
公司有一家有进出口资质的公司一直在报关退税,公司财税方面合规情况如何?
有两种情况:
(1)若出口公司按“店铺预计回款额”1个亿来报关,回款1个亿。
这样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出口公司已经把所有的境外收入转回境内了,并不存在转移利润的问题。
未来平台报送店铺数据,公司也可以解释自己通过了一家出口公司集中报关,但是企业所得税都交了。
但是,这样的话,出口公司的毛利率就达到了100%,扣除成本后,盈利2000万,按25%缴纳企业所得税共计500万元。
且出口公司没办法申请国家高新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没办法享受任何税收优惠。
这样是合规,但是,99%的卖家老板都不愿意!
因为税负率比同行高太多了,交税太多了,也没享受任何税收优惠。
如果是刚起步、利润低、只适用于5%小微企业的话,相信很多卖家都会愿意。
但是,公司整体盈利一旦超过300万,这样不做任何税务规划,绝大部分老板都接受不了。
(2)99%的情况,其实是第二种。
就是出口公司按“成本加成”的方法报关出口,采购额5000万,报关出口大概5750万,扣除人工等成本后,大概率会控制在小微企业,比如280万,最后按5%缴纳企业所得税14万元。
卖家可能会觉得,别人不报关,别人不交税,自己100%报关,还交了一些税,已经非常合规了。
殊不知,自己公司整体是盈利2000万的,出口公司只有280万的利润,剩下的1820万利润都藏在了境外第三方账户中,通过CRS数据交换、通过平台报送数据,税局可以一览无余。
何况,自己100%报关退税,退了几年了,就一个境外客户(香港公司),有经验的税务专管员一看就知道是跨境电商企业!
即便有几家香港公司作为客户,但是因为产品都是很零散地出去,税局也早就知道这家公司其实是跨境电商企业,更不用说公司的BOSS直聘账号赫然写着“跨境电商企业”了。
只是税务那边前几年没有太查跨境电商行业,你做了报关,资料也正常,也交了点企业所得税,他也不想管。
但是如今不一样了,平台报送数据+买单出口的政策出台,预示着上层对跨境电商行业高度关注,加之各地财政越来越紧张,税务找上门来是迟早的事。
那么像前面那家公司仅仅在境内出口公司做了两百多万的利润,肯定是第一个被盯上的。
为什么?
很简单,别的卖家在国内没有留下太多蛛丝马迹,但是这家公司退税退了这么多年,证据太多了,很多地方看起来就非常像是跨境电商企业,当然更容易盯上你。
而且税务局现在也有经验了,这种退税的企业100%就是跨境电商企业,问你如果不承认,只要通过百度查一下你们公司情况,一下就能出来。
所以,100%报关退税的卖家,啥时候要更加深入地合规了,报关≠合规!
报关仅仅是海关层面的合规而已,但我们更需要的是税务方面的合规,我们需要好好想想,我们公司整体的利润,都转回境内完税了吗?
这才是税务局想要的,这也是公司未来“无惧稽查”的底气!
当然了,也有些卖家比上面一种情况稍微正规一些,那就是:
二、一家出口退税公司+一家服务公司:殊不知也不合规。
卖家们要疑惑了,不是说要做跨境服务费么?为什么我有做服务费,却还不合规呢?
因为,99%的卖家,即使是增加了一家服务公司,服务公司也会控制在小微企业(利润300万以内),剩下的利润依然隐藏在境外第三方账户中。
有的卖家比较聪明,会注册好几家服务公司,每家公司都是小微企业,觉得这样肯定就没问题了。
但是,这样反而暴露了更多的问题:
这些服务公司都是做什么服务的?能不能拿出合理的理由?
这些服务公司定价是怎么定的?有依据吗?(绝大部分都是“拍脑袋”)
这些服务公司之间互相有独立性吗?(场地、资产、人员不独立,分分钟要合并纳税)
这些服务公司有没有真实的服务?(大概率只和香港客户签了一纸合同,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确实有提供这项服务的)
这几年就查了一些做服务费的卖家,税务局一看,服务没有名头、只有一纸合同、每家公司都是小微企业、人员也是混乱的,认定卖家为刻意拆分业务、服务为虚假服务,最后还是要合并算利润,补税罚款!
另外,这些服务公司因为都是小微企业,即使是几家加起来,也不足以把公司所有的利润体现出来,还是有不少利润都隐藏在了境外第三方账户中。
这样的企业是不经查的,因为一旦涉及税务检查,境外公司的第三方账户、老板的个人卡就都要被查一遍,连内账都会被扒出来,还会倒查几年,这样算下来,补税+罚款金额依然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