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看到一批企业被取消高新企业资质新闻。
这两年也看到了不少跨境电商卖家朋友摊上这件事儿,被取消高新不说,还要补税+罚款,得不偿失。
对于市面上一上来就“承诺包过”、“不管客户符不符合要求,一律递交申请再说”的知识产权代理商,我们尽可能地告诉卖家这样不行,帮卖家避坑。
然而,这样的事情源源不断无法杜绝,所以列出下面3点,是很多知识产权代理经常用的“招数”,但这种“招数”太假太容易被查,卖家朋友请一一对照,谨防被“忽悠”。
大家也知道,其实很多跨境电商公司并没有那么多研发人员,顶多只是“美工”、“设计”,这时一些代理就会开始给卖家“出主意”:
通常在申报时,该举措可能确实有效,可能卖家能够轻松地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但后续的抽查很容易就会”露馅“。
近几年,科技局(工信部)每年都要抽查10%-20%左右的高新技术企业,并且需要上门实地检查(在日常管理中,也会对企业上报的数据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异常,也会上门审查)。
而现场检查时,会对财务人员、研发人员提问。
如果表格中的所谓的”研发人员“根本答不出来问题,很容易被认为是虚假申报,被取消高新。
关键是这还会有“蝴蝶效应”。
因为公司有虚报高新的”黑历史“,公司,以及股东法人关联的其他公司都可能被税务局及其他机关重点抽查或检查,这时卖家就难受了!
目前来说,大部分跨境电商卖家在产品研发上,可能都不如运营那么重视。
如果不能在产品上有足够的创新性,仅对产品的一些简单结构、颜色、形状做出一些修调,是很难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可能只能申请<外观专利>。
而仅有<外观专利>的支撑,企业申请高新是很难通过的。
确实,前几年遍地的“假高新”,大多数都是公司没有实际研发,直接买一个和自己有一点相关的专利,“硬靠”上去的。
确实,前些年,一些卖家也平安度过了这么多年,但今日不同往日,现在的抽查比以前高得多!
去年和今年我们陆续都有接到卖家的消息,说自己公司的高新被查了,检查人员问:“你们这个专利具体是什么?”“这个专利怎么应用在你们的产品上”等等?
结果问财务、问产品,甚至是问老板,都是一问三不知。
结果显而易见,只能被取消高新、补回减免的税金和拿到的补贴,再加罚款。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拥有36计的代理服务商又来“支招”了:
但实际上,供应商有真的给您研发吗?
并没有。通常只会象征性地过一下流水,账面上记个“委外研发费用”而已。
所以,我们总是和卖家朋友说,如果您公司可以规划成高新企业,我们弘智程团队会尽力帮您规划,但是如果经过评估后,确实不符合条件的,咱们也别“硬凑”。
何况,跨境电商企业想要享受15%的税收优惠,又不是只有高新这条路,还可以走“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这条路。(关于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看这一篇就够!)
我们弘智程咨询团队也是因为看到一些跨境电商卖家被代理辅导后包装过度,出现了很多“后遗症”,所以,从2022年即成了专门为跨境电商服务的知识产权团队,帮助跨境电商卖家朋友辅导和稳健地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等,以及申请国内商标、专利、软著等。
愿我们的谨慎态度换您的高枕无忧、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