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税真的来了!!
6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正式公布《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并自公布之日起生效施行。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所有电商平台要主动、定期给税局推送商家的数据,这是在堵住电商一直以来普遍虚报瞒报税收的“遮羞布”,还所有行业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其实,这个“电商税”在今年1月就开始了,当时还是征求意见稿(《电商要变天了,电商平台要向税务局报送数据!》),我们对比发现,基本上正式的《信息报送规定》保留了《征求意见稿》绝大多数规定,只是在报送的信息上,正式规定没有规定得这么具体。
下面,我们就来深度分析这个被电商从业者称为“狼来了”的《信息报送规定》有何可怕之处?对于跨境电商卖家来说又是否有影响?
《信息报送规定》原文只有14条,但对于电商行业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
一、报送信息者是谁、要报送什么信息?
第二条 互联网平台企业应当依照本规定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等涉税信息。 本规定所称互联网平台企业,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规定的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以及其他为网络交易活动提供网络经营场所、交易撮合、信息发布等营利性服务的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所称从业人员,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以个人名义提供营利性服务的自然人。
首先,报送信息的是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拼多多等。
跨境电商卖家要注意了,很重要的一点,是咱们常用的采购平台:1688也在报送信息清单中!这意味着供应商要开始合规了,咱们的采购方面也相应要合规了~
而平台报送的信息主要是:平台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也就是各电商平台店铺卖家)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等涉税信息。
另外,报送的接口税局早就做好了:
第五条 互联网平台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涉税信息报送的数据口径和标准,通过网络等方式报送涉税信息。 税务机关应当提供安全可靠的涉税信息报送渠道,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直连报送、上传导入等接口服务,并做好政策解读以及问题解答等咨询服务。
平台掌握着所有店铺的真实销售数据,平台主动通过接口报送数据给税局留底,估计税局内部早就开发好系统,想办法保存如此庞大的电商卖家收入等信息了。
这下电商卖家要还瞒报、虚报,偷税漏税,猜测税局那边的系统会自动就跳出来预警,这等于卖家“自己举报自己”。
对于长期以来习惯于少报、瞒报的电商卖家来说,这次的《信息报送规定》无疑是让大家的生存玩法完全变了,要么冒着风险继续少报瞒报,要么采取乖乖实报、前端涨价的方式应对。
二、涉及税务检查时,平台要报的信息更多
《信息报送规定》有一条,直接给税务稽查开了绿灯:
第七条 税务机关依法开展税务检查或者发现涉税风险时,可以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和相关方提供涉嫌违法的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合同订单、交易明细、资金账户、物流等涉税信息,互联网平台企业和相关方应当按照税务机关要求的期限、方式和内容如实提供。
前面讲到正常情况下,电商平台只需要报送卖家的身份信息、收入等信息,也就是税局只知道卖家的公司名字、每个季度的收入是多少。
如果电商卖家实际报税的收入比平台报送的收入少很多,详细稽查局就可以直接立案稽查。
但是稽查需要更多的信息证明这个卖家确实是偷税漏税了,重点是要确定卖家具体的偷税漏税金额,这就需要平台订单明细、资金收款明细、物流信息等。
所以,《信息报送规定》把这一条关键信息也加上了,为的就是把税局获取信息、立案稽查提供“一条龙”的畅通服务。
三、平台不报信息或少报信息,责任很大!
《信息报送规定》虽然只有14条,但其中就有好几条讲到了平台如果不报信息或少报信息的责任,看起来,平台为了生存,是不得不报:
第十条 互联网平台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的期限报送、提供涉税信息; (二)瞒报、谎报、漏报涉税信息,或者因互联网平台企业原因导致涉税信息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 (三)拒绝报送、提供涉税信息。
四、电商卖家历史数据:不报!
很多电商卖家关心:我以前的收入都没有如实交税,会不会也被平台上报啊?如果上报,我就直接原地倒闭好了!
这点放心,《信息报送规定》讲到,对于以前的数据,平台不用报!只需要从现在开始报以后的数据:
第十二条 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在本规定施行前的涉税信息,互联网平台企业不需要报送。
所以,从现在开始合规化,还来得及!
前面讲到,1688作为国内电商平台,也需要定期向税务局报送平台卖家的信息(一季度一次),而1688作为不少跨境电商卖家的采购平台,它的合规化,将给跨境电商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
为此,我们给跨境电商卖家几点建议:
1、因为《信息报送规定》才刚开始执行,大家其实都不知道执行的力度怎么样,1688平台卖家其实也会有一段时间的观望期,所以,这个期间,跨境电商卖家可以照常采购,但心里要对这个事情有个底;
2、建议在此期间,好好核算一下,如果1688供应商都要求开票、加税点,那自己是否能正常出口报关并退税?
此时卖家有三种选择:
第一,接受1688供应商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并通过自己或外综服等方式报关出口、退税。
这就要求卖家事先学习跨境电商退税知识,避免踩坑。
第二种选择,就是接受1688供应商的增值税普票。
这种普票拿到手,票面税率是1%,跨境电商卖家无法退税,损失了1%的税点(当然,有很多供应商会让你付2%-4%的税点,那么你损失的就更多了)。
但是呢,跨境电商卖家可以自主报关、做增值税免税处理,在单证方面,比出口退税少很多,也不妨是一种选择。
但是,这种会有一个问题。
因为1688供应商除了给你开票,还得给其他客户开票,一旦金额超过500万,那就成了一般纳税人,开出来的就是13%的票了。
所以,估计能长期开普票的供应商,也就是那些小型的供应商,这意味着跨境电商卖家可能需要经常更换供应商,或把1688供应商做得非常零散,当然,确实一些跨境电商卖家也是这样的一个策略。
第三种选择,就是提前优化供应链,逐步减少1688平台的采购!
这是我们比较推荐的一种方式,毕竟,1688供应商很快会逐步规范起来,那在1688平台采购的某一些优势就会丧失,所以,跨境电商卖家如果能更多地转线下交易,对自己可能会更有利。
未来,也许跨境电商卖家在1688平台上采购,就只剩下样品、测试品、新品、补货等的采购了。
大家还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欢迎与我们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