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深圳十亿级卖家千岸科技刚刚发布了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消息,几天后的24日,又公布其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辅导备案。
从千岸科技公布的《公开转让说明书》中可以看到,其2023年的在营收和2022年持平的情况下,净利润率居然从1.72%飙升至6.89%!
净利率上升较多的主要原因,是毛利率的增长,2023 年毛利率强势上升了5.30%!
① 2023 年品牌建设成果较为显著,Ohuhu 等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上升,带动品牌溢价,所以毛利率有所提升;② 对一些竞争较为激烈或盈利能力较低的产品进行优化和精简,相关产品 2023 年的收入占比进一步下降;③ 2022年,国际运费上涨,2023年,运费跌至正常水平,因此2023年头程成本降了。而之所以一直坚持品牌建设,和千岸科技创始人何定的经历有关。2008年,何定在泽宝集团的美国公司任副总经理,离职后,他利用自己的跨境电商工作经验于2010年8月创办了千岸科技。而同时与何定携手创业的还有其姐姐何文(前千岸科技董事兼副总经理)。在泽宝的任职经历,让创始人何定深谙品牌之重要性,从一开始创业就极具前瞻性地成立了多个品牌,以规划管理不同类目,还建设了不同品牌的独立站。比如,亚马逊“Drawing Markers(马克笔)”类目的TOP40 BS榜中,千岸科技的listing就占了8席,曾经这一单品的年销售额近9000万美元。但品牌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从千岸科技的结果来看,也是沉淀了十几年之久,才逐渐显出成效。自主研发+供应商合作研发,搞定高新技术企业!
可以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为了许多跨境电商卖家的”标配“。① 企业所得税按15%优惠税率+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例如,深圳市南山区针对高新技术企业有「倍增计划」,一次性补贴10万;以及「研发资助」近100万:但是许多跨境电商企业的研发预算不够、专利数量不足怎么办?千岸这种和供应商「合作研发」形成专利技术的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参考。截至 2023年 12月末,公司已获授权专利 288 项,其中发明专利 6 项,实用新型专利 94项;外观设计专利 188 项,另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63 项。公司从2021年12月23日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而《公开转让说明书》也显示,公司主要采用“自主研发”和“合作研发”相结合的产品研发模式。下表可以看到,合作研发占比40%-50%,而这种模式,也与许多跨境电商企业现有的选品模式类似。那什么情况下选择「自主研发」,什么情况下选择「合作研发」?- 针对公司品牌塑造与品牌定位相关联的核心品类或现有市场供应无法有效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品类,公司主要通过自主研发完成;
- 而针对现有市场供应及供应商研发能力已相对成熟的品类,公司充分利用中国的供应链资源优势,主要通过与优质供应商合作,基于自身对终端消费场景和消费需求的挖掘,与供应商完成产品的合作研发。
从千岸科技在报告期内的研发投入情况来看,与供应商合作研发,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公司的专利数量: 但是,合作研发需要“你情我愿”,还涉及各种利益分配问题,实务中推进也并没有这么顺利。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持续的研发投入,才是企业能够顺利通过高新申请,且能通过后续”三年一复审“的关键。但是,高新企业也是需要很强的规划意识,注意,不是过度“包装”,而是合理“规划”。比如千岸科技的母公司“深圳千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没有加工的,如何能更好地通过高新申请呢?显然,千岸通过了“研发服务”,把“深圳千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成为一家高技术企业,因此研发人员、研发费用及模式,都能符合高新的要求。但很多传统知识产权公司很少有“规划”的概念,一上来就是”明年就申请“的架势,导致了一些问题。所以,跨境行业财税合规细节很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11月1日来深圳现场,参加我们的《跨境电商税务稽查动向与合规落地》沙龙活动。
最后,我们来看看千岸科技的【股权架构图】,这倒是和我们一些客户的架构有些相似。以下为笔者根据千岸科技的《公开转让说明》做的简明标记:如果想听我们拆解千岸科技的【股权架构图】,就来线下找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