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跨境电商老板都不知道,出口报关的时候的成交方式非常重要。因为FOB价(离岸价)出口,意味着海外段运费都要由客户出,自己并不承担;而CIF(到岸价)出口,则自己还要帮客户支付国际运费,以及保险费,那么肯定要在收汇时,把这些垫付的钱收回来。老板可能随手“布置”一个任务给财务:准备一个销售合同。跨境电商属于新兴行业,不少财务童鞋其实也是第一次接触跨境电商企业出口退税,也是硬着头皮上,有些信息就是按照网上找的《外贸企业出口合同》来填一通。到了报关层面,物流可能也是按“行业通用做法”填写关键要素,或者和财务沟通报关要素。
明明是FOB离岸价出口,为何出口企业还要支付国际物流费?
老板可能会觉得是小事,但就有卖家就因为这件事,补了300万的税。
01 选FOB报关,被罚300万
前段时间我们顾问老师在服务的一个客户,也是一位跨境电商卖家聊天的时候,客户告诉我们,去年他被税务局罚过。起因是他们一直是用国内公司跟物流商签合同、支付的;而物流商也开票给国内公司,他们觉得刚好也可以增加大陆公司的成本也挺好的。
刚开始挺顺的,但2023年下半年税务局找到他们,问他们:你们跟客户的成交方式是FOB离岸价,理论上海运费是境外客户负责的,但为什么你们有这么多的国际物流费用?显然,这位卖家只能说报关方式写错啦,本来是CIF,写成了FOB啦...比如和境外客户的沟通记录,证明真的是CIF价格成交的?(相比99%的人都拿不出吧)
这位卖家不仅想办法沟通,还提前找了一圈关系,但如此明显错误,罚是逃不过的了。最后的结果是,2022年-2023年共计计入800万国际物流费,要从成本中扣除(其中22年500万,23年至8月份为止是300万)。本来2022年是符合小微企业的,利润是235万,按5%交了11.75万的企业所得税。
这下好了,要剔除500万的国际物流费,利润一下变成735万,显然不再享受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要补735*25%-11.75=172万的税!而因为22年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早就过了,现在来补,滞纳金和罚款是免不了的。
这位卖家告诉我们,他总共被补+罚了将近300万的税,本来这几年利润也不好,这补起来真是心疼。
02 到底选FOB,还是CIF?
上面这个案例,可能让很多卖家犯迷糊了:也就是说,不能选FOB了?
我们应该改成CIF?
非也,非也。
我们看一下主流的几种出口成交方式:
一般出口企业很少用EWX工厂交货,因为外商不方便在国内叫人上门取货并安排出口报关。也很少用DDP,因为这意味着要负责进口清关,且运输到境外客户地点时,才能算风险交货,那此前货物毁损等的风险都由出口企业承担。一般大家常用的要么是FOB,要么是CFR或CIF。FOB(Free On Board),中文名为船上交货、离岸价,习惯称为装运港船上交货。
按FOB成交,卖方在装船后由买方负责派船接运货物,卖方应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和规定的期限内,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只,并及时通知买方。
货物在装船时越过船舷,风险即由卖方转移至买方。
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是指“成本+保险费+运费”卖方:负责按通常条件租船订舱并支付到目的港的运费,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和装运期限内将货物装上船并负责办理货物运输保险,支付保险费。买方:负责办理货物进口手续和支付相关的关税,以及承担货物在目的港卸货后的风险。
而CFR,和CIF很像,只是卖家不承担保险费,是指“成本+运费”
通俗点儿说,FOB=不包邮,CFR=Only包邮,CIF=包邮包运费险。
FOB=成本价+国内运费(从工厂到港口运费)+报关费、港杂费
理论上说,如果选择CIF报关,那么出口公司需要支付海运费和保险费,其实是比较方便跨境卖家跟物流商的,因为大很多人都习惯性地用大陆公司跟国际物流商签约、付款。但,按CIF术语成交,在退税时,又会带来不少的麻烦。因为,CIF虽然是由卖家支付国际物流费,但卖家是在货物离开装运港船舷就算是货物交付了。也就是说,卖家支付的国际物流费,只是帮买家代垫而已,卖家真正的收入,需要剔除国际物流费。再把每个商品的收入分别减去国际物流费(包括保险费),等于还原成了FOB下的收入。
其实,我们在今年和去年就接到过不少求助电话,有关出口用CIF方式的。这些卖家在报关时以CIF价格成交,但是在做退税的时候,收入没有换算成FOB价(没剔除运费和保险),存在疑点,最后税退不下来;就算增值税侥幸退下来了,其实卖家也是人为虚增了收入(因为本来收入要剔除国际物流费的,但是没有剔除),可想而知要多交多少企业所得税。
所以,如果没办法把CIF还原成FOB价,就别选择CIF成交方式。
关于FOB还是CIF讲完了,一个人战斗很难,一群人战斗可以抱团取火,如果想加入我们的跨境电商财税交流群,可以扫码联系我们。
如果想找到我们深入辅导,也欢迎找到我们,我们主创团队拥有7年+跨境电商财税咨询经验,通过我们的公众号你应该能看出,我们的观点和别人不太一样,我们偏向稳健、长远,希望可以帮助同频共振的你。